10个省市招收国防生120人
主持人:请简单介绍2014年我校招生政策是否有变化,招生人数和录取政策等。
刘贺: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招生规模一直比较稳定,2014年海大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计划为3800人,与往年持平,主要都是在本科一批录取。今年海大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等10个省市招收国防生120人,在提前批次录取。填报国防生志愿的考生,须提前通过政审、面试和军检。为了给更多的农村考生和少数民族考生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今年海大在河北、山西、内蒙等22个省区安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190人,比去年增加了五倍多,招收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药学、化学、生物科学、勘察技术与工程等11个专业。这个也是在本科一批之前的特殊批次中填报志愿和录取,给符合条件的学生增加了一次录取的机会。对于录取政策,我校今年和2013年保持一致,对进档的计划数内考生将按“专业志愿清”方式进行专业投档,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在不超过105%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对服从专业调剂且其它条件符合我校要求的考生不退档。我校认可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在教育部规定的项目范围内出台的有关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政策和规定,但分值最高不得超过20分,这个加分我校在投档和安排专业是都认可的。对于身体情况的要求,大家可以不用担心,我校除了国防生执行军检标准外,其他专业都执行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体检标准,其他没有特别要求。
主持人:学生入学后有转专业或者出国学习的机会还是挺多的,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刘贺:海大对转专业是开放的,实行以“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与毕业专业的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现代本科教学运行体系,这套体系至今已经成功运行了11年,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课和专业调整权,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社会的需求等情况,通过跨科类、跨年级、跨专业自主选课,适时调整专业取向,实现转专业、选修第二专业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从什么专业毕业不取决于高考录取时被录到哪个专业,而是取决于他学习了哪个专业的课程、达到了哪个专业的毕业要求。这套体系不管是从理念还是从技术层面上都是一种创新,这在国内高校还是比较先进的。国际化战略是我校提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推动的力度非常大,以现在比较成熟的中法合作模式来讲,国内2年国外3年,毕业达到要求后,我校和法方高校都颁发证书。因为是和法方学校互相交换学生,费用低,层次高、通用性强。与此类似的还有中美、中德、中澳、中韩、中日等等一系列的学生交流活动。学校同时还积极推行国内合作培养,与台湾义守大学、台北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微博]、山东大学[微博]等著名高校优秀学科进行交换培养,这样的国内外的第二校园学习经历非常受学生欢迎。